乳品网 - 乳制品行业门户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要闻
特殊“股东”到访伊利 全球化成高管提及重点
  来源: | 浏览 :次 | 时间:2014-06-30 09:34

  联商网消息:最近,一批特殊“股东”来访伊利,潘刚、张剑秋等伊利高管不仅亲自接待,还和“股东”开了一场有问题必答、深入交流的坦诚见面会,这种接待规格在伊利并不多见。想想上次潘总等众位高管全程亲自接待,还是习大大视察伊利时。这批神秘“股东”究竟是何身份呢?

  原来这些访客是参加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的投资者代表,他们在走访过青岛啤酒、同仁堂、三一重工等各行业的领导企业后,来到了中国乳业的领头羊伊利集团。中小投资者是中国最广大的投资群体,他们的想法、疑问正是代表了国内的普通消费者。在交流过程中,国内乳业前景、全球乳业市场、投资者回报、低温奶、牛奶价格走势等都是投资者们关切的热点,其中,“全球化”被伊利高管多次提及。

  

特殊“股东”到访伊利 全球化成高管提及重点(图1)

  见面会一开始,潘刚董事长就对“乳企”被划分国内外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说起乳业,平时很多人使用国外乳业、本土乳业这种传统的叫法,实际上现在更合适的说法是全球乳业。”潘总之所以强调这点,正是基于全球乳业的产品生产,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乳业的生产要素在全球间流动,技术创新也在全球间流动,全球产业链正在融合。乳企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伊利在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战略布局,以及在荷兰成立欧洲研发中心,正是顺应趋势,抓住发展机遇。

  

特殊“股东”到访伊利 全球化成高管提及重点(图2)

  有投资者提到,全球化过程中,国外乳企对伊利等国内企业是否会造成压力,例如是否进口奶将对伊利的液态奶业务造成不利影响。伊利高管认为,“作为各国公认的、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乳业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长体量足以容纳很多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伊利在国外各乳品品牌强攻中国市场之时,销售量仍然保持高涨,2013年营收477.79亿,同比增长13.78%,持续位列行业第一;201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11.82%。对这样的业绩表现,正对应了伊利高管所说,“绝大多数消费者在日常饮用时仍然把国产乳制品作为首选。这也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好回报。”

  并且高管们对投资者表示,对中国的乳业前景非常看好。潘刚说,随着中国消费者饮奶习惯逐渐形成,中国与欧美的人均消费落差会有效填补。对于伊利股份,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下的行业发展,,为公司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公司也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全球化布局等举措,取得了更好的增长,从而给投资者更大的回报。

  这次“股东”到访之旅是继不久前,沃尔玛和人人乐超市来访伊利后,又一次与众不同的“参观团”。伊利对外界的态度,从对普通消费者、媒体到投资者、合作者等社会各界,依次敞开企业大门,伴随企业的高速发展,以愈加透明、开放的姿态迎接各方的监督检验。


分享到: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QQ 64112778
乳品网 乳制品行业门户网
陕ICP备1501607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