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然而,与消费者的期望、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曾经的辉煌已是过去,如今随着君乐宝等乳品企业涉足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一度“沉睡”的乳品大省是否就此“苏醒”,又该如何走上崛起之路呢?
现状
河北奶业大省地位继续保持
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介绍,河北奶业大省地位继续保持。近年来,我省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
2013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91.2万头,牛奶总产量458万吨,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虽然河北还保持了奶业大省的地位,但在君乐宝婴幼儿配方奶粉上市前,河北省本土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基本为空白。”袁运生说,就2013年末的数据来说,,3.48万吨的乳粉产量中,基本是以原料粉为主,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比较小。
专家建议
奶源
建立乳品企业与养殖户利益联盟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会秘书长谷继承认为,没有优质奶源难出优质乳品。企业想在市场中占得优势,一定要占有稳定而优质的奶源。
袁运生表示,实现由奶业大省向奶业强省的转变,根本在于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河北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脱节,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牛奶生产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矛盾。当前这种“利益博弈关系”是阻碍我省乃至全国奶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长远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促使“二者”融为“一者”即“一体化奶业”。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应是奶业将来的必由之路,建议在省食安办主导下成立“河北省奶业发展领导小组”、“河北省奶价协调委员会”,站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整合资源,综合协调。
质量
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鹏表示,为了乳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进一步落实到位,食药总局重新圈定了8家检验机构承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检验工作。国家食药总局要求检验机构要严格按照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食品标签明示的成分进行检验,并准确、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厂前,需要接受66道“关口”检验。
因此,国产婴幼儿奶粉“练好内功”才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只要行业自律,企业落实,并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婴幼儿奶粉必定重拾消费者信心。
政府行动
每年财政预算安排12亿发展专项资金
实际上,振兴河北乳品行业发展早已开始布局。
在去年,河北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乳粉业发展的意见》,从行业规划、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入手,为河北的乳品行业添柴加薪。
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省政府专门成立推进乳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奶源基地和乳粉企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同时,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度支持,对于扩建年产3万吨以上的乳粉加工企业,用地指标由省、市优先安排。省内企业新建、扩建乳粉生产项目,享受当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在资金方面,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2亿元,设立推进乳粉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当地乳粉业发展。
新闻内存
那些年消失的河北饮品品牌
1.旭日升
1993年,冀州供销社成立了旭日集团,投入3000万元,并率先推出“冰茶”概念。到1998年旭日升冰茶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曾一度占据茶饮料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当时中国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到160亿元。
消失原因:管理乏力
旭日升的巨大成功引来众多竞争对手跟风,概念日渐释稀、弱化。加上战线过长、资金周转不力及人员调整等原因,2002年集团陷入贷款无门、融资无望、资金链断裂和市场急速萎缩的困境。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铺货,商标“嫁入”汇源果汁两年多后已停产。
2.二月花牌枸杞珍
上世纪80年代,邢台市巨鹿县利用当地盛产的枸杞,制成二月花牌枸杞珍饮料。它保留了枸杞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被定为河北五大名饮之一。
消失原因:宣传错位
该产品注册商标“二月花”,商品名称却是“枸杞珍”,使得专有权无法得到垄断。同时,企业在广告宣传时,也将“枸杞珍”也当成了宣传重点,结果广大消费者只知“枸杞珍”而不知“二月花”。无序竞争使该企业产品销售量一落千丈,导致很快破产。
3.豪门啤酒
唐山豪门集团生产的豪门啤酒曾经名噪一时,1998年,曾一度占据天津市场和河北局部50%以上的市场。1996年3月1日,豪门啤酒被达能并购,连著名的“豪门”商标也作价6000万元人民币一并买断,使得原豪门集团公司下属的22家企业必须注册新的商标。
消失原因:合资败笔
合资应该算是豪门集团的一个“败笔”。当时外资看重的是“豪门”的招牌。而之后无数次的“待价而沽”足以说明其资本运作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为了短期的利益。另外,挫伤客情关系也加速让“豪门”失去了市场。
4.维力饮料
在上世纪80年代维力饮料在全国也是相当当的知名名牌,号称“北有维力南有健力宝”,是中国女排专用饮料,被中国体育界称为“东方魔水”。
目前,维力的商标已被收购。
消失原因:运营模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省会当初很多的致命企业,在国企改革前期选对了商业模式成了名。但后来商业模式十几年如一日,结果被先进的商业模式打败了。
文/本报记者霍英会 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