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
“技术,技术,技术!”5月28 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光明食品新闻发言人潘建军不断强调这两个字。就在5月22日,光明乳业(600597,股吧)集团就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商Tnuva56%股权达成初步收购协议。
Tnuva这家中国消费者极其陌生的公司,实际上是以色列最大的乳制品和农副产品公司。据潘建军介绍,在以色列这个相对冷门而干旱的国家,Tnuva因拥有滴水灌溉技术、饲料、养殖等而出色,其背后代表着以色列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光明与Tnuva的合作可以互换双方拥有的优势资源,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牧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双赢的结果。”潘建军表示。
而这已经是年销售收入不足200亿的光明食品从2010年至今接连完成的第5起海外并购了,之前包括光明收购新西兰牛奶生产商Synlait Milk和英国谷物食品生产商维他麦等等。如果把未成功的并购计算在内,数字将超过10多起。
不谋而合,尽管与光明食品海外收购的方式不同,但是国内另外两家乳企巨头伊利和蒙牛(两家年销售收入均超400亿)这两年开始,也同样加快了国际化布局,去年7月伊利与美国奶农、11月与意大利乳业巨头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而早在2012年,蒙牛引入丹麦爱氏晨曦成为其大战略股东,而后又在今年2月,引入达能成为其另一大战略股东。
其实在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同行手里时,收购与合作成为中国乳企的必行之举。“我们必须整合全球资源。“在5月7日召开的2014全球乳制品论坛组织亚洲年会上,蒙牛总裁孙伊萍如是说。如果说过往的中国乳业投资还集中在资源层面,现在,中国乳企海外布局开始涉及到技术、牧场管理、新品开发等整个产业链条全方位的运作。
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认为,中国乳业在经历了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后,从2008年就开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从之前的拼规模、拼资源的外延型发展方式向拼科技、拼研发的内涵型发展方式上持续转变。
缺乏上游核心竞争力
而早在2010年国外乳企已经抱团来华争夺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国际排名前20位的乳企已悉数进入中国,外资品牌占据中国中高端奶粉70% 以上,而这一比率逐年上升。当饱受蚕食之苦的中国乳企走进2014年这个当口,并购与合作已是不二选择。然而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中国乳业的上游原料等资源其实是掌握在外资手中。
2014年5月31日,随着国内乳业新政(新许可证制)最后期限的到来,飞鹤乳业获得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乳清粉的生产许可证。
公开资料显示,乳清粉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其大概占据成本的一半,但就是这一重要原料此前都来自于进口。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012年5月发布的《当前乳粉质量安全报告》显示,乳制清粉、乳糖、乳清蛋白粉,全从国外进口。
收购此时成为便捷的法门。2013年7月,伊利乳业与美国第一大乳企“美国奶农”(Dairy Farmers of America,简称DFA))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奶粉、技术、品牌业务合作多个方面。其中乳清粉就首当其冲,“美国奶农”将会给伊利提供这一原料供应及技术支撑,伊利可以获得DFA稳定、低价的乳清粉供应。
不只是乳清粉。乳清粉只是奶酪的副产品,DFA还在奶酪、乳清脱盐等产品工艺在国际上拥有巨大优势,与DFA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且DFA拥有奶酪、乳清等加工方面先进工艺,合作后,可以提升伊利在乳清脱盐、奶酪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从乳清粉到奶酪,这些高附加值、高精确度的深加工产品恰恰是中国乳业的短板,以奶酪为例,据全球知名市场调查公司英敏特(Mintel)出具的中国奶酪消费者及行业综合报告显示,中国在奶酪上的人均消费上仍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相比奶酪最高消费国希腊和丹麦30.20千克和28千克,欧美国家约20千克和世界2.8千克的人均消费,中国2010年奶酪的人均消费在30克。
数据背后是巨大的市场。
早在2012年1月,国家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即表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改变以液体乳为主的单一产品类型局面,积极发展脱脂乳粉、乳清粉、干酪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高品质乳制品,从而进一步延长乳制品加工产业链。
的确,目前奶制品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消费品种仍为液体奶、酸奶等。相应的,在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上,仍然严重依赖液体奶。2013年伊利液体乳产品占整体营收的78%。另一家乳企巨头蒙牛也高达87%。
而事实上,零售奶酪的销售近年出现了强劲增长,并且相较液体乳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的困境,奶酪等高毛利的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增加产品品类、增强竞争壁垒。比如此次光明的收购目标Tnuva,即擅长制造酸奶、奶酪以及干酪。
不仅仅是乳清粉、奶酪,在乳制品行业重要业务发展领域——婴幼儿乳粉行业,在核心配方上,诸如营养素、蛋白、结构化脂肪等也严重依赖荷兰、丹麦等国生产商。
比如一家国产婴幼儿乳粉企业宣称其营养素供应商选自全球历史最早的荷兰帝斯曼、蛋白供应商来自丹麦爱氏晨曦、结构化脂肪的供应商选择顶级的油脂生产商以色列的安塞科等等来作为其产品优质的背书。
除了核心技术原料,还有奶源的根本——奶牛。奶牛进口成为中国乳业近年来做最好做的生意。国内土地资源紧张,奶牛存栏数不大可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奶源的升级与建设,提高单产成为“奶荒”的根本解决之道。
而与国内奶牛相比, 荷斯坦奶牛繁殖力强、产奶量大,年平均产奶量9吨~11吨,与奶牛平均单产5.5吨相比,是其2倍以上,且牛奶蛋白质含量达3.2%,较普通奶牛的蛋白质含量高60%。
据荷斯坦网的数据显示,过去六年,中国种牛进口量迅猛增长,6年累计达46万头,并逐年增加,去年进口数达11万头。成为全球最大种牛进口国。但是仍然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奶荒局面。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亚共出口奶牛20254头,其中出口到中国18338头,占总量的90.5%,按汇率5.47折合人民币12280元/头。
更为离谱的是,连奶牛的饲料也依赖进口。中国没有高蛋白苜蓿(一种高蛋白植物)的供应,而这正是高产乳量的奶牛所需的饲料。在中国奶牛喂养需求的刺激下,美国苜蓿价格从2011年开始翻了一倍。
有了奶、牛、草,还有设备,“乳制品是舶来品,相比较国外上百年的历史,国内乳业才刚刚起步,中国乳业装备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还有20年差距,”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飞鹤乳业已经投产的乳清粉项目,生产设备也是从国外进口。
的确,在全产业链条上,中国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乳制品市场、最广泛的渠道,但在上游牧场管理、奶牛养殖、饲料、产品研发技术等核心环节上,中国乳企巨头跟国外乳企差很大的一步。
觉醒的中国乳企
在世界牛奶生产的格局中,美洲、大洋洲、欧洲是最重要的三大板块。牛奶产量最大的是美国,2012年年产量已经超过了9000万吨;牛奶出口最大国是新西兰,其出产的牛奶95%用于出口,其中奶粉出口贸易占全球总量的六成左右;乳品生产历史底蕴最深厚的是欧洲,无论是荷斯坦奶牛,还是各种奶酪的生产技术,源头都在欧洲。
下转 30版
上接 28版
在全球乳业的格局中,享有最大话语权的也正是这三大洲的牛奶巨头。“现在全球乳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国内乳企一定要学会拿来为我所用,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最优质的资源,增加自己在全球供应市场的掌控力和发言权。”陈渝认为。
中国乳企在跟海外乳企的合作上从来没有这么频繁,这么热闹过。“而这仅仅还只是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海外乳企加入。”陈渝称。“我们国际化步伐才刚刚起步,许多工作还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探索。国际化战略是光明集团在建设本土化跨国公司时,放在首位的一个战略安排。”潘建军亦认为。而事实上,无论是雀巢、达能等国际乳业巨头,无一不是靠海外拓展、或将原料、生产、销售、研发等产业链环节分发全球,奠定其巨头地位。
蒙牛在跟国际巨头达能、丹麦爱氏晨曦的合作中,试图以其为对标改造自己,比如其与爱氏晨曦合作的标准化牧场正在同步建设中,标准化牧场涵盖从牧草到牛奶初加工的环节,将先进国际化养殖理念融合到蒙牛的自建牧场管理中。
达能在全球19个国家设立的营养中心,已为1000多个研究项目提供支持,也在向蒙牛与达能的合资公司提供研发技术支持。“中国市场非常庞大,我们必须致力于成为一个营养和健康并举的乳品供应商,不断通过创新来促进发展和提升。”孙伊萍认为。
今年2月,伊利在继新西兰投厂、与美国奶农、意大利巨头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甚至在荷兰建立其欧洲研发中心。
“我们不缺钱,我们寻找的国际机会,不是资本,而是跟国际上的乳企巨头、国外研究所、大学等合作来进行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飞鹤乳业建立了自己的妈妈宝宝营养研究中心,,通过与国乳中心、美国佛蒙特大学、丹麦爱氏晨曦等全球顶级原料供应商合作,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而与其他婴幼儿奶粉厂商不同,其他公司更多是将别人的原料直接拿来使用,飞鹤是根据自身发展方向研究,然后采用需要的研究成果。”冷友斌称。
陈渝认为,中国乳业正在实现也必须实现全球战略资源一体化,也就是加入全球产业链的整合。随着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海外合作模式的成功,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乳品企业将加快对海外市场的投资布局,进一步推动中外乳品市场的融合,拉近中国乳业与国际乳业的距离,而核心技术永远是关键。
(编辑: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