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粉市场降温,全球乳制品巨头达能也要打个喷嚏。
2月19日下午,达能公司公布了2019年的全年业绩,实现收入247亿欧元,同比增长2.9%。在经历了去年三季度的突然下滑之后,达能在中国的生命早期营养品业务四季度有所好转,但仍未能摆脱困境,从而拖累了整体业务增速。
近年来,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巨大市场也成为国内外乳企增长的发动机,但随着供给过剩和企业竞争的加剧,未来中国市场的运营难度将不断升级。
年报显示,达能2018年的收入增速较2017年的(2.5%)有所提速,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业务国际部分销售收入80.2亿欧元,同比增长0.1%,美洲部分销售收入50.4亿欧元,同比增长1.5%;第二大业务专业营养品业务销售收入71.2亿欧元,同比增长5.9%;饮用水和饮料业务增长迅速,实现销售44.8亿欧元,同比增长5.3%。
在业绩会发布会上,达能CEO范易谋对2018年的业绩表示满意,认为在目前全球复杂的经济格局下,专业营养品业务和饮料业务以及此前收购的白波公司业务增长强劲,并带动达能增长已经难能不易。达能对于2019年销售目标是增长率约为3%,营业利润率超过15%。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营养品业务一直是达能增长的发动机,但2018年三季度,达能中国生命早期营养品业务遭遇业绩快速下滑,增速从上半年的增长40%到整体下滑20%,这也导致达能专业营养品业务三季度销售收入下滑了1.5%,销量减少了3.9%,拖累了达能的整体业绩。
记者了解到,去年第四季度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根据达能公布的数据,中国生命早期营养品市场第四季度增长为负,由于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到整体生命早期营养业务的30%,也拖累了专业营养品业务的增速从2017年的9.3%回落至5.9%。
对于业务下滑的原因,在此前的采访中,达能首席财务官CécileCabanis表示,是由于2017年的销售数据基数较高以及达能在华渠道策略的调整,将官方渠道销售从50%提升至70%等原因。
记者了解到,此前达能在国内的官方销售和间接销售的比例大约是五五分,还有大量的达能奶粉产品通过跨境购、个人代购等途径进入国内,而这一部分的销售量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也不容忽视。在业内看来,2018年下半年,出于对2019年1月1日执行的新电子商务法对跨境购和海淘产品限制的担忧,部分代购商和跨境渠道提前囤货或减少业务量,这也给达能的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不断扩容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对跨国巨头的业务帮助良多,就在几天前,雀巢2018年年报中也提及,去年业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和美国市场,以及婴儿营养业务的增长,但这个情况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市场容量扩容的局面或告一段落。
君乐宝副总裁刘森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国内婴儿配方奶粉市场总量逐年扩容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甚至会减少。但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正在洗牌过程中,大品牌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所以公司对于前景很乐观。
记者了解到,国内主要的奶粉企业还是大幅上调了业绩目标。其中2018年君乐宝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28%,婴幼儿奶粉产销量超过5200万罐,销售收入同比增100%。2019年该公司的目标为销售奶粉7500万罐,同比增长44%。而另一家国内最大的奶粉企业之一飞鹤乳业也上调了业绩目标,在2018年全年销售116.64亿元的基础上,2019年的目标则上调至150亿元。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也表示,目前大品牌吃掉了很多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行业前十二家企业应该占到整体市场份额的70%,而今年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
在宋亮看来,2018年才是人口下滑的第一年,而真正给奶粉行业带来影响恐怕要到2019年下半年年或2020年才能看出来,因为目前母乳喂养率比较高,影响主要体现在2-3段奶粉的销售上,尤其是用量最大的3段,一般是针对18-36个月的婴儿,要到1年半之后才看的出来。而对于奶粉企业来说,2019年也依然是备受煎熬的一年。尤其是第二批配方注册名单公布后,市场过剩会进一步加剧。此外,之前公布的第一批注册品牌中,很多中小企业缺少有效的市场开发和博弈能力,所以大企业的日子也比较好过,而下一步大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