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底,宁夏奶牛存栏量达到83.7万头,位居全国第6位,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全区有规模牧场355家,乳品加工企业22家。预计年底,宁夏奶牛存栏将接近90万头。十四五期间,宁夏将全力打造高端奶之乡,力争到2025年奶牛存栏量达到10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实现1000亿大关。”这是宁夏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郑戈在2023宁夏奶业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到的。
宁夏地处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独特的资源禀赋为宁夏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业界称为“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宁夏自治区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作出了“打造高端奶之乡”的决策部署,以此为契机,5月28-30日,宁夏银川召开了2023宁夏奶业大会暨第五届中国(银川)国际奶业展览会。作为一家牛粪转化牛床垫料“投建营”一体化运营服务商,中农创达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向广大行业专家、养殖户和业内同仁展示了独有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优势。
|推行降本增效,促进奶牛牧场内循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胜利,在奶业大会同期举办的奶产业贺兰山高峰论坛上,谈及了关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奶业的形势:受疫情、经济增速和收入下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2022年以来,奶价下跌、饲料成本维持高位挤压行业利润,养殖行业阶段性亏损面将达到60%以上。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规模牧场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规模牧场奶价为3.88元/kg,牧场利润被严重挤压,挣扎在亏损边缘,许多牧场已经亏损。
宁夏作为引领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虽是国内奶业主产区之一,但受到当下经济环境影响,也疲于应对当下奶业困境。面对这个挑战,李胜利教授建议,要加强牧场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与奶业大省的奶牛创新体系,发挥技术优势,从长周期推动一体化基地建设,促进奶企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路径。建立有效连接机制,加强推广节本增效实用技术,解决奶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一向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改善农业资源环境的中农创达,在此次奶业大会上带来“奶牛粪转化牛床垫料整体解决方案”,该模式包含了牛舍清粪、粪污处理以及卧床抛洒的全过程,破解奶牛粪污“处理难、污染大、成本高”的难题,通过粪污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牧场粪污再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模式,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实现绿色能源、低碳饲养,最大限度地增加牧场碳储量,是牧场降本增效的最优解。
|牛粪转化牛床垫料,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近年来,牧场的成本压力在逐年增高,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仍将是宁夏奶业版图扩容增量的主路径,提升宁夏奶业供给的产量与质量,需要厚植微观基础。在养牛过程中,要达到奶牛健康度和奶量单产不断提高的目的,奶牛卧床环节是必经的一环。
现有的传统卧床垫料,如稻壳使用成本高,沙子、橡胶容易对奶牛造成肢体上的伤害,寻找优质、舒适、价廉的垫料来源对牧场运营管理有着极大助益。当牛粪循环生产作为牛床垫料利用时,可增加垫料补填频率,大幅降低成本;转化的垫料干净舒适,使肢蹄得到充分休息,从而降低肢蹄病;能有效减少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保证奶质量;显著提高奶牛上床率,使奶牛得到充分休息进行反刍,从而提升奶产量。
一位存栏超万头的规模化牧场负责人参观时说,牛粪转化牛床垫料这种减本增效的模式,在保障垫料质量的同时,可以节约有机废弃物处理成本和人工成本,很适合他们的大型牧场,但同时会考虑这种模式的稳定性。
中农创达在合作期间,将安排规划设计人员根据牧场养殖规模量、现有设施装备、垫料需求量进行规划设计,按照方案植入国内领先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并匹配运营团队驻场对卧床垫料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对整体流程全天候实时管理,实现牧场垫料的按时按需供应。
中农创达自成立以来,已在全国陆续落地多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为牧场“低碳减排、降本增效”做出贡献。
“CAC智能牛床垫料系统”在宁夏中卫牧场落地实拍图
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规模化牧场合作,大力支持牧场进行技术改造、低碳改造,形成协同推进奶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推动中国的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